ITC录播教室成功应用于内蒙古武川县第一中学案列解析
项目背景

武川县第一中学,地处大青山北麓,创建于1956年。学校前身是乌盟后山地区最早的完全中学——武川中学。1966年以前,武川中学招收武川县、达茂旗、四子王旗三个旗县的学生。1966年以后,武川中学就以招收武川县的学生为主,被誉为大青山北麓地区文化的摇篮,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青山这块广袤的土地上。1976年,武川中学更名为武川一中。原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呼市市委书记白音为武川一中题写了校名。
五十多年来,武川一中一直遵循着“崇德尚真、敬业博学”的校训,倡导“和谐、笃行、求真、进取”的校风,确立“爱生、严谨、善导、创新”的教风,在艰苦的环境中,武川一中永架彩虹之桥连接着城市和大山,让一代代的大山中的寒门学子完成了学业,让所有品学兼优的山里的孩子都圆了大学梦。正是武川一中五十多载不变的追求,赢得了山区人民深深的信赖,他们把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送到武川一中上学成为他们的夙愿。五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武川一中可谓桃李满天下,人才遍四海。截止目前为止,武川一中培养出教授、导师60多名,博士生100多名,硕士生150多名,本科生3000多名,这众多的人才,都成了“飞出山沟沟的金凤凰”,为武川一中争得了荣誉。
客户需求

武川教育局对下属学校教室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录播教室,旨在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促进全区的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全区教学教研水平。具体需求如下:
1、一中二中三中每个学校一间教室,对课堂教学中老师、学生、板书等音、视频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录播、直播,在全区或跨区支持大规模并发。
2、可根据教学工作需要,精品课堂能满足在全区内或跨区域网络同步课堂、在线网络教研、大型教学活动实时直播等。
3、建成比较完善的教育资源云平台,实现精品课程、微课程、教学工具等相关资源的归集和分类,用户可以通过科目,学龄段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同时可以对资源平台上的课件进行评论。
4、可根据管理者的监管需求,在教育公共资源与教学监管平台中提供在线教学巡查功能,管理者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对教学情况进行实时远程巡查。
5、通过本项目建设,建成比较完善的精品课堂教室,做到教师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实现实时评测、课堂管控等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运用系统

该项目运用了我们的精品课堂录播系统,精品课堂录播的作用在于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师电脑的VGA信号进行采集,在全自动的模式下,老师、学生只需正常上课即可,无需佩戴任何设备。系统自动将视音频记录后存放到录播主机中,保存为标准的MP4视频格式。录播教室设置有教室特写摄像机一台、教室全景摄像机一台,学生特写摄像机一台,学生全景摄像机一台,讲台无线触摸屏一台,教室音响系统一套、交互式教学一体机一台。
系统功能
精品课堂录播只要实现以下功能:
1、教室搭建全自动录播教学系统,完成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录制,建立学校优秀/骨干教师课程库。
2、全面提升学校的软硬件的信息化环境,为学校发展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学校优质资源和特色资源。
3、建立教育局教学资源云平台,搭建相互观摩、借鉴的网络平台,实现远程教学互动,达到教学资源共享平衡。
4、促进教育局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统一优质教学资源的标准,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从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5、建立在线学习交流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享受优质资源最佳的主动学习环境。
6、开放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服务,利用各种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7、建立教师教研空间,为教师进行自我学习、评估评比,教学能力提高,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8、积极做好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提高教科研能力。

会议(无纸化)扩声系统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
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
多媒体矩阵KVM系统
智慧教育系统
LED照明系统
LED显示屏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
医院信息化系统
教育
金融
地产
国防
医疗
消防
交通
监狱
政府机关
企业单位
文体场馆
能源制造
宾馆酒店
超市商场
公园广场
平安城市
政府机关
文体场馆
能源工厂
平安城市
公园广场
宾馆酒店
地产景区
教育
医疗
机场车站码头
企业单位
酒吧、KTV
运营商
查看案例名录
全球成功案例超100W个
公司介绍
品牌诠释
联系我们
发展历程
资质证书
法律声明
塑造世界一流品牌
干货分享
信仰创新的力量

itc资讯
itc服务
分享当前页面
itc小程序